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生态学论文 > 生态文明论文 > 正文
生态文明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44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城市文化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论文

2014-11-11 15:48 来源:生态文明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1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的崭新文明

工业文明200多年历史中人类使用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两样武器挑战自然,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自然在报复我们人类。我们本来是想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但是现在感觉正在走向相反的方向。一方面我们的资源环境到了非常严峻的境地,另外一方面物质主义对人精神层面的摧残到了非常沉重的境地———我们以为利用科学技术和金融资本两件武器可以战胜自然、获取一切。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在自然之中”跳到了“在自然之外”,甚至“自然之上”。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工业文明的发展让当前城市处于危机高发时期,而且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许多大城市得了各种“城市病“,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安全缺失,两极分化,资源短缺,千城一面,水泥森林,等等,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面临着生活异化、精神失落、家园丧失等全面危机。人类已经到了要进入新的文明境界即人跟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的时候,这也是中国有可能对世界的贡献。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平衡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学原理而来的。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在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尖锐冲突中产生了代表绿色发展思潮的生态中心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价值观。绿色思潮的产生,抑或为20世纪70~90年代绿色生态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生态中心主义把各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人类和自然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平等成员,而且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他认为“人类中心”价值观是生态危机的所在,因此主张将道德关怀扩展到一切存在物。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变革从个体价值观、经济观到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生态学的核心本质有:一是强调共生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生命、微生物、动物、植物都是共存共融的,一个物种的发展不能侵害和毁灭别的物种;二是强调循环发展,其认为所有东西都可以再生,世界上没有垃圾,所有垃圾都可以再生利用,包括人死去以后的骨灰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生命状态;三是强调自然发展,其认为推动地球发展的原动力是太阳。人类社会发展应倡导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自然发展、依托太阳的自然循环再生。这些共生、循环、自然发展的表征形式最后可以衍生到生态的本质就是协调、平衡、友好。而对于人跟自然的关系,人是在自然之中的,人不能挑战自然,更不可能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否定,但并不是说把工业文明创造的科学技术、伟大的思想理论、艺术成就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全部否定了,而是反思和改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要终结的是一种时代文明的模式,而不是终结人类文明的历史。

2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四处蔓延。中国现在处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结构,而模式上主要是在模仿英美,特别是美国,即线性的发展模式———采用自然采掘、利用化学能源、利用小汽车、生产产品、追求舒适、最后产生垃圾的填埋、不可持续。中国这种发展模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0年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这么说:“如果十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如果中国人要达到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消费水平,所需的资源可能要增加三个地球。如果全世界人口都像美国人一样生活的话,地球要增加五个。中共“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再次重申:“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这在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从未有过。足见高层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与重视。报告第八部分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一些提法令人振聋发聩,比如,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关乎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乎到“全球生态安全”,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伦理的支持。首先,应表现对自然尊重的整体和谐理念。现代生态学中在生物圈中每一物种所具有的特征都是对某一特殊环境适应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够单独生存和发展,他们只能在共同维护生命、维护系统存在、促进生物圈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生存进化。因此,人类必须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为前提,必须建立合理的生态价值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理念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立在人与万物的同源性上。人并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虽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以最朴素的形式呈现,但它以直接的经验为基础,真切地把握了人类与自然界的有关联系。其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表现出对社会生态持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生态危机的本质来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不公平、不合理。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基本目标。生态伦理必须关系到人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呼吁全社会坚持公共伦理,既反对只顾及某种体制的本位伦理,也反对当代人剥削后代人的生态权益。第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体现抵制科技及消费的异化,倡导绿色、文明、适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需求适度的价值理念。现代人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危害,而且这种危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科学技术让人类成为巨人,又将人改造成“非人”,这就是它的异化现象。同时人的生活在消费领域也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奢侈的、无良的消费功能出现,炫耀性消费等种种异化现象随之产生,科学技术与消费领域的异化出现,让人类陷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人性扭曲等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之中。抵制这类异化所产生的负效应,必须用理性和智慧的生存伦理来指导和约束科技和消费发展方向,倡导适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的反自我行为上全面践行绿色、生态、低碳的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意识全面渗透到人类的所有活动中。

3生态文明将决定新的城市文化的诞生

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居住者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住者们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是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城市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体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精神产品,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人的影响是根本的和长远的。城市文化深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文明形态产生了特有的城市文化。农耕文明产生了传统商业文明、工业文明产生了现代工业城市。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人类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工业文明造成的城市危机追根到底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问题。面对城市危机,仅仅靠科学技术来改造和创新新的城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加重危机。更重要的在于要改造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产生的将是生态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态城市核心价值观包括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自然为本),②多元多样、循环利用、和谐共生(多样循环),③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共守理念(美丽幸福)。

3.1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新的生长的城市文化

按照城市文化的定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居住者们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生态文明正是我们历经工业文明200多年之后,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属于已经萌芽正在茁壮成长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理念,本身是一种民心所向。当前,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们的城市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PM2.5、交通拥堵、房价过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但我们的生活质量却似乎在下降。当空气、食品、水这些关乎人最基本生存的东西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住房、教育、医疗的问题解决也就是空谈。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人们心中的价值取向已经逐渐由追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生活转向了对“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居住优美的环境,实现世界多元多样、资源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追求。城市文化的本质就是追求,对某一种状态的崇尚与追求,生态文明建设虽然为我国的执政党所提出,但确确实实是自下而上的民声,发源于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城市文化。

3.2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导向

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对过去精华的继承,二是对现在创新的鼓励。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几百年之后遇到种种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适时提出的。这种情况下,就是新的文明对过去文明的包容和完善,而不是全盘否定。建设,绝对不是推倒重来。那么对于过去的传承,要传承什么?笔者认为,梳理城市文化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去选择对于过去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北京的城市文化,就包含了胡同文化、天桥文化、皇家文化等,我们有没有把这些类别都保护传承下来,这就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另一方面,现在有一种风气,讲文化,讲历史,古旧的东西必然是好的,不能拆不能动。然而,每一个现在都是未来的历史,如果你现在不去创造,仅仅是保护旧有的,那么多少年之后,回过头看现在,就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当年在巴黎建设埃菲尔铁塔,很多人都持批评意见,觉得跟巴黎的整体城市风格不一致。但是,很多年之后,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了巴黎的象征,似乎比凡尔赛宫的标志性作用都大。类似的比较,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建设至今,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觉得跟周围城市环境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古代都城北京的城市特色。但是,谁又知道,多少年后,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会不会就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呢?

3.3城市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新的文明不仅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涵养,为蓝天白云绿树碧水的自然环境努力奋斗,他本身是在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前提下的一种发展。城市产业升级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城市文化产业要尤其重视。城市是文化创新和交流的中心,城市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突显,文化产业化现象令人瞩目。文化活动包含了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馆藏、旅游、娱乐休闲等各种活动。文化产业以其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特点,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城市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如在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IT产业,成为美国第二大产业;在日本,文化产业经营收入也超过其国内的汽车工业年产值,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的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应当大力挖掘城市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3.4实现生态文明需要探索多元的城市文化路径

不同的城市,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实现生态文明,也要根据不同的城市文化探索相应的路径。我们目前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各种分类依据,比如:按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按城市群划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湘株潭等;按城市的行政等级划分: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县级市等等;按主导产业划分:矿业城市、旅游城市、港口贸易城市等等。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按照城市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实践生态文明的分类路径选择。比如,北京、南京、西安这样的古都城市,对于生态文明的具体定义和实施路径与成都、青岛、烟台这样的休闲城市必然是不一样的。生态文明是一个总的理想,具体的实现形式还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多种多样就应该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城市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追求形式。

4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现象

4.1“汽车文化”还是“单车文化?”———生活方式的抉择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除了蒸汽机、电灯之外就是汽车,汽车对世界影响巨大,一点不能否认汽车文化的到来,中国人十年前很难想象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汽车时代。过去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的大国,曾经自行车让人骄傲,但是现在自行车已经进入到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当年我们骑自行车的记忆都是曾经的美好———父亲让母亲学车子,我们当年上学都骑自行车。潘石屹骑自行车参加会议被拦住,他发了一个微博说“你们应该核对人,核对证件,不应该只看交通工具,不认人。”自行车实际上是一个绿色的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是一个很健康的运动,对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崇尚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重大。为什么现实中人们对自行车不感冒,甚至把一种交通工具作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从而闹出了哭笑皆非的笑话?因为在现实中,一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的价值往往与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正比,什么收入层次的人一般会使用对应的交通工具。而在这样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身份地位又往往与经济实力成正比。所以交通工具就成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了。我们怎么对待汽车文化时代的自行车?如何突破“一个人拥有的交通工具的价值往往与一个人的经济实力成正比”这个很多人的固有观念?笔者认为,这需要从各个角度更多地提倡自行车这样的绿色交通工具,特别是在身份地位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人中间推崇自行车,当他们广泛地使用自行车的时候,自行车本身就不会被认为是某一阶层的身份标志。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才会获得应有的尊重。自行车文化才会得以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低碳理念才会在城市交通中更好地实现。

4.2“攀高比新”还是“传承文化?”———建筑形态的崇尚

我们以为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就是我们要的生活环境。在中国大地上,我们看着一座座冰冷刺骨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原本的街道风格被破坏,车行道越来越宽,人行道却越来越窄,资本正以一种令人不忍目睹的方式改变着旧有城市的面貌,资本不仅剥夺了我们的权利,也剥夺了我们的社区。这座城市除了房子所剩无几。全球十大摩天大楼中国已经占了七座(图8),最近远大集团还提出要建世界第一高楼,称之为“天宫城市”。“龙西国际大酒店”、“白宫会议厅”、“天安门”、“金塔”等等建筑形式,代表了中国很多地方的一种追求理念。在全国的城镇化进程当中千城一面。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已经失去了过去的一些城市记忆,比如北京的老胡同,川西的民居;另一方面,我们有很多山寨白宫,还有山寨的天安门。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高以大为象征?反过来想,北京的天安门其实不高,但在我们的心里,它的地位非常之高。建筑形态的崇尚问题,这是一种对自身城市文化自信与否的表征。30年前,我们国家就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规划专家们对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已经不仅仅30年了。可现实中,为什么还是会此起彼伏地出现“白宫”、出现各种又高又大的巨型山寨建筑?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者,自身对自己的传统城市文化没有自信,他们对别的城市、外面的文化更崇尚。说开去,中国文化的传承困难,也同样来自于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来自于1840年在西方冲击下的一败涂地,所以之后我们拼命学习西方,进行现代化,到头来现在得了跟西方一样的病,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祖宗求真经。当把现象放在历史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比较容易宽容与接纳。而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自信,那么破解的路径也就呼之欲出。每个中国城市,成长到今天,一定都是经历了历史的雕琢,有自己的文化,这种城市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份独一无二让每个中国城市都可以自信。当每个中国城市都挖掘到自己的独一无二,都自信起来的时候,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就是水到渠成,建筑形态的崇尚问题也就不会再成为困扰了。

4.3“城乡分离”还是“城乡融合”?———社会结构的变迁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过程当中,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变成市民。但是农民都往城市里面走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乡村的衰落。大家现在说乡村基本就是指农村,农村里存在的都是“386170”,38就是妇女,61就是儿童,70就是老人,这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古代非常强调空间治理,中华文明之所以千年不坠,空间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保障,从地区、城市到县、村镇,分级布局,秩序井然。在空间治理过程中,人居环境及其相关的制度设计以其整体的思考,关系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在空间上的实现,维系着中华文明的延续,这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发展所揭示的独特的战略价值。而历史上,工业文明以后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基本设想是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模式。他指出“城市应与乡村结合”。希望用城镇—乡镇这种新型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土地归社区所有,来代替现行的城乡对立的结构形态和土地私有,以实现社会的和平改革。对城乡互融的崇尚由来已久,城乡分割的观念也有其历史溯源,如户籍制度、城乡迥异的各项关乎人民生活的公共政策,等等,造成中国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非常突出。当前,我国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的中国一定是有美丽的乡村、美丽的城市和美丽的人民组成。城市与乡村本身就是两个并列存在又相互交融的不同空间形态,对任何一方生活地域选择的价值导向都是不应该的。我们应当回归到本来的面目中去,在公共政策等各个方面注重城乡互融的理念。

4.4“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价值理念的取舍

城市的地位非常重要,城市以占全球2%的表面积容纳了全球约50%的人口,在创造全球80%以上GDP的同时,也同时消耗着全球85%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总量,排放着同等规模的温室气体。城市是我们财富创造的中心,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中心。工业文明的时候,我们觉得人定胜天,但是现在我们发现有问题了。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如今,我们发现城市变得不安全,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越来越拥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当然不可否认的,我们在城市得到了很多文化、娱乐、医疗等方面的优质享受,但是从整体上来讲,更好的生活这个理想似乎越来越远。很多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科学技术和城镇化一样两面性,比如氟利昂可以制冷,但是他破坏臭氧,小汽车、手机互联网等等,这些先进的科技产品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到了如今,确实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样的境界?我们需要用生态的概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是永恒的主题。中国古人有“究天人之际”的传统,在人类繁衍和建设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一直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把“人定胜天”的思维模式摒弃的时候,就是我们迈向“天人合一”的第一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用这样的建设方式。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在自然之外,更不在自然之上,人在自然之中。

5小结

正如人类历史上经历过原始文明、农耕文明的先后更替一样,工业文明的时代已经走向衰落,过时的文明形态必须终结,而应该代之以新的、生机勃勃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中国有机会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时也和发展中国家处在同一阵营中,成为生态文明的开拓者、创新者、引领者。在这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开创之初,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比如我们人跟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比如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我们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究竟应该怎么去传承与塑造?城市文化成为新文明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深入理解城市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要的城市文化问题,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愿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城市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具体应用路径,为我国实现生态文明,也为发展我们的城市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李迅 张爱华 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建筑建设院有限公司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