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自然科学 > 农业教育论文 > 正文
农业教育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41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乡村发展中农业教育的必要性

2013-02-22 16:37 来源:农业教育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本文作者:陈志伟 谢志忠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胡锦涛指出,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只有农业和农村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才不会落空,才能最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高等农业教育作为农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对农村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责任。高等农业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的重要“导师”,能够加强深化农村人员文化教育程度,丰富农村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为广大农村培养一批立志农村、安心农业、服务农民的高级人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才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有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阐述,提出要“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2]。高等农业教育在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社会发展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大量优秀的农村基层工作者由高等农业教育培养出来,奠定了高等农业教育作为农村科技、文化传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的基础。高等农业教育是农村发展建设的动力源泉。

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研究这些制约因素,分析这些因素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为进一步发挥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改进建议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对福建省部分地市农村进行问卷调查。

从区域属性上看,福建省可以划分为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但从农村发展的角度上看,闽东、闽南地区属于沿海地区,渔业产业在其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闽西、闽北地区偏向内陆地区,传统的种植业在其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文章研究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支持农村发展这一主题更多地偏向于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鉴于此,在闽东、闽南地区只选取了泉州市作为样本对象,而在闽西、闽北地区则选取了龙岩市、南平市作为样本对象。文章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统一的问卷,并结合面访式方法进行调查。其调查的人员对象为:基层单位工作人员、乡镇企业、个体户、农业大户等农业产业从业人员。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泉州市调查发放问卷30份,有效回收26份;南平市调查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20份;龙岩市调查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20份;总计发放问卷70份,有效回收66份。文章针对受访对象的基本资料,选用分类型变量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对中国农业高等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将各评估因素分别定义两个等级以分析其对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程度的影响。

调查显示(见表1),农业从业人员男性比例较高,接近2/3;女性约占1/3。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周岁,人群主要属于青壮年,正处于人生事业的上升阶段。可以判断当前农村的发展建设,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是主力军。学历层次的构成是比较均匀的。被调查对象虽然处于农村,但由于主要是针对农村较高层次的从业人员,因此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都达到一定高度。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历基本在大专以上,个别是高中(中专)学历;企业和其他类型单位的人员主要是高中学历,且呈正态分布。可以看出经过中央多年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所改善。被调查者的主要身份是一般办事人员,负责人(包括企业等单位的负责人)则较少。因此,主要被调查者从事的是一线的涉农工作。从在农村的工作时间来看,超过1/3的人员在农村工作10年以上,5年以下的也占1/3。因此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能够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而在近年来,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才来到农村就业,可以看出支农的人力资源引导有一定成效。1.模型的建立与变量的选择。为定量分析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影响因素,文章利用调研数据,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是否有效的影响程度。令Y=1代表“认为高等农业教育可以支持农村发展”,令Y=0代表“认为高等农业教育不可以支持农村发展”,建立逻辑回归模型。

从样本回归函数可以看出,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X2,X4,X5,X6,即农业劳动者素质、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服务农村、高等农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其中工业基础和交通地理因素在对自变量筛选时被放弃,说明工业发展和地理因素在统计意义上对高等农业支持农村发展有效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与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关,中国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地理条件已不再是限制农村发展的瓶颈;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结合并不紧密,二者也没有直接沟通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将工业基础和交通地理因素两个自变量在逻辑回归模型中被剔除掉,这似乎与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相背离的倾向,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总体而言,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整体的工业化发展态势良好,或者可以认为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的工业化水平目前是具备的,而正是因为已经具备相应的工业基础,该变量在逻辑回归模型中类似于常量而被剔除出去;另一方面,“要致富,先修路”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农村致富名言,就福建省而言,整体的交通状况良好,从省会城市到各个地级市4个小时内均可以达到,特别是动车开通后,速度又有所改进,而就各个县(市)而言,交通状况也基本可以满足正常物资供应需求,因此,该变量在逻辑回归模型中也类似于常量而被剔除了。

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互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政府行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科技水平等,构建二者互动的平台,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高等农业院校与农业之间的信息、人力、科技、管理、生产等各个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现实条件。其次,政府政策决策行为可以在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生产的互动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这样的互动机制能够及时提供最新最先进的配套技术,直接推动农村发展建设。第四,与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的发展路径。只有确保行政、法律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调整优化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结构,才能有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体系保证,才能稳固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