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自然科学 > 农业推广学论文 > 正文
农业推广学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21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抗战时期地方农业推广研究

2012-11-07 16:40 来源:农业推广学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本文作者:郭从杰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淞沪会战后,日军随即于1937年11月侵入安徽境内。“到1938年底,全省有40多个县市先后被日军占领,并相继建立了傀儡政权”,“被占领区约占全省国土的52%、人口的54%、耕地的61.6%。”[1]282日军盘踞着主要的城市和县城,而国民党统治区域多限于皖西、皖南等山区。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沦陷区的物资进行疯狂掠夺,并对国统区所需物资进行了控制。为坚持抗战,适应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和统制经济的政策措施。抗战期间,安徽省也组织成立了相应机构,颁布政策,采取措施,推进经济自足与发展,尤其是重视农业生产的开发,这一时期安徽的农业推广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学界目前尚无专文论及,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梳理与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等机构被裁撤,农业推广一时陷于停顿。1938年1月,国民政府将中央直属的稻麦改进所、棉业统制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等统一归并为中央农业实验所,由经济部管辖。中农所下设稻作、棉作、麦作、杂粮、森林、蚕桑、畜牧兽医、土壤肥料、植物病虫害、农业经济等九个系。其中在改良农业方面,中农所倡导与督促各省农事机关,共同致力于改良种子推广种植,如稻、麦、桐油、茶叶、蚕丝等以及可为工业原料兼可外销的农产品;推广肥料、指导施肥,过去肥料的使用常赖于民间旧法施肥,科学方法尚未充分利用,应当天然肥料与化学肥料同时并进;防除病虫害,要制造杀虫剂,推广使用喷雾器,等等。[2]随后,各省主管农业生产机构,将原有农业、园艺、林业三所,合并归一,称为省农业改进所,所有与农业有关的省属零星机构均归辖其下,各县设有农业推广所,并实地指导,扶助农民改善耕作技术和经营方法,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抗战后,安徽省沦为战区,“农林建设机构在1937、38年度遂全部陷于停顿状态,原有农林基础几至摧毁殆尽,至1939年战事稳定,方始重建,由保管而恢复,由恢复而开展。”[3]1641939年成立了省农林场,并要求各县于私立农林场应加提倡,推进农林推广。安徽省农业改进所,遵照中央迭次指示,自1942、1943两年度起,即拟筹设农改所,并列入本省实施计划,终因经费无着,未能实现。1944年1月才开始成立,掌管全省农业技术改进事宜,内设总务、技术、推广三组。[3]173

安徽省农业改进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有:设立省立六安农林实验场,该场负江北农业技术改进及示范推广之责;设立战时农业巡回指导队,该队负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优良品种,指导农民组织团体,提倡乡镇公共造产,调查农村经济状况等任务,并以霍邱、寿县、六安、合肥、庐江、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岳西、霍山等十二县为指导区域,深入农村实地指导;要求各县农业推广所,负责各县农业指导宣传调查示范等、推广工作。1944年度为安徽省造产年,省农业改进所饬令各县健全推广组织,充实技术人员,并派指导员经常下乡,协助推行乡镇造产;各县农林场,负各该县农作物地域试验,繁殖优良种畜及协助农业推广之责,1944年度为了辅导乡镇造产及粮食增产,除饬遵照院颁组织章程内所载业务次目办理外,并规定每场至少须繁殖优良农作物种数五十市担,以供推广。1938年5月经济部成立了农产促进委员会,以统筹全国农业推广及促进农业生产为宗旨。为了增加粮食,1940年行政院设立农林部为农业主管机构,负责推广事务的是农林部的农事司,所采取的农业措施主要有:发展农业推广事业,各省县设立农业推广委员会、农业推广所等组织,训练推广人才,成立推广繁殖站,繁殖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等。安徽省1942年度设有县级农业推广所多达44处。1941年为统筹全国粮食增产事宜,农林部另外专门增设了一个粮食增产委员会,主持粮食增产的推广工作。各省的农业行政则集中于省政府建设厅,县则由建设科主管。

1941年8月安徽设立省粮食增产督导处,推行粮食增产及特种农作增值,皖南设分处。1942年6月奉令将处改为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总团内设总督导一人,由建设厅厅长兼任,综理全省粮食增产事宜。各县要求设立县粮食增产总指导团,内设总指导一人,由县长兼任,综理全县粮食增产事宜。皖南各县相隔大江,交通未便,特设立皖南分团,内设主任一人,由皖南行署主任兼任,综理皖南各县粮食增产事宜。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推进本省粮食增产,工作主要体现在:一为积极扩大种植面积,如利用冬季休闲田地,夏季休闲田地,垦殖荒山荒地,利用隙地,推广桐林间作,减少非必要作物,改种农作物,减糯改籼等七项,一为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推广再生稻、推广改良稻种、麦种,防治麦病,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增施肥料等六项。1945年4月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奉令结束,所辖业务移交建设厅,而建设厅后来又督饬省农改所继续接办该团业务。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在一些具体方法上指导民众,推广新知,如收获之改良“查本省一般农民,狃于积习,对于收获方法多不讲求,或于刈割以后,曝露田间,不即脱粒,或则长期堆集场上霉烂耗蚀,损失甚大”,本团“通令各县,转饬各乡保甲,晓谕农民,切实矫正此项陋习,复兴农改所共同设计制造简单合用之打稻桶,经试用结果,本团已在皖西立煌一带,先行推广成绩尚称良好。”[4]66当然增加食粮种植面积一类工作,只须技术人员,配给政治力量,推行较易。至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则需要优良种子、除虫药剂、大量肥料及普遍技术指导。

在省农业改进所、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在抗战期间的农业推广取得了不少成效。如在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努力下,粮食增产实施者有29县,推广各县稻麦等优良种子28817市斤,沿江一带推广帽子头稻达11611市斤,皖中各县推广美国白皮小麦达8659市斤,沿淮流域推广2905号小麦达7173市斤,紫云英1550市斗,又贷发各县种子款42488元。1944年还在立煌县策动蔬菜增产,共推行面积1879市亩,增产成效为7516市担。就每年度而言,其中江北方面1941年度共推行面积1499895市亩,增产成效为1060453市担;1942年度共推行面积1059097市亩,增产成效为835397市担;1943年度共推行面积811669市亩,增产成效为620642市担;1944年度共推行面积768437市亩,增产成效为695857市担;1945年度共推行面积288340市亩,增产成效为236395市担,四年来种植面积共推行4427436市亩,增产成效共3448740市担。另外在防旱、防蝗、收获法之改良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江北方面1941年8月至1945年4月总成绩统计表如下。[4]43-60皖南各县增产成绩,由皖南分团,汇编报告,本分总各表均未列入。另外,抗战期间特种农作推广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1941年至1945年茶树种植面积累计达490600市亩,产量达332400市担,桐油种植面积达11675市亩,产量达64100市担,棉花种植面积达40360市亩,产量达12108市担,大麻种植面积达64400市亩,产量达98700市担,茯苓种植面积达15000市亩,产量达460000市担,在农林方面,“一乡镇一苗圃,一户十株树”的规定也大致完成。[5]4客观而言,抗战期间安徽的农业推广能取得不小的成绩实属不易,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农业发展也受到多重制约。

在线咨询
较新论文阅读全部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