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自然科学 > 图书档案 > 正文
图书档案( 共有论文资料 79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大学出版社孤岛效应的防治方法

2012-08-31 17:03 来源:图书档案 人参与在线咨询

 

时下,大学出版社已经基本完成转制,转制后如何适应市场竞争,获得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大学社当前的头等大事。由于大学是其出版社的惟一投资方,特别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在信息资源、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等方面与出版集团和中央级出版单位实力相差甚远,这样容易使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形成“孤岛效应”。所谓“孤岛效应”,一般是指某一区域或单位由于其所拥有的资源有限,有被市场逐步边缘化的危险。因此,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要警惕“孤岛效应”的发生。

 

一、出版社“孤岛效应”的表现和危害

 

1.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被挤压,必将遭遇“丛林法则”

 

绝大多数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是地方性大学出版社,其出版资源相对比较匮乏,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大型出版社利用自身比较强大的经营能力和经济实力做后盾,使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越来越高,进而表现为图书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明显。因为这些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较大,同样的图书由其出版后发行量就相对比较大,作者得到的实惠也就相对较多。面对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比如,教材的利润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前期出版成本比较高,定价受限制,特别是基础课教材后续的推广和培训费越来越高,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获取较高效益,一般的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却难以承受如此之重负,这就使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有逐步被挤出教材市场的可能。在实际出版业务操作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经过一系列策划和营销的努力推向市场的教材,一旦市场反应不错,一些大型出版社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如承诺给高稿费、科研费等,说服作者将该书拿到他们社重新出版。如此种种竞争行为使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有效积累变得更加困难。另外,在信息就是生产力的今天,中央级出版社和出版集团一般都是厅级单位,所掌握的上层信息资源相对要多得多。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大学出版社,特别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作为信息资源相对贫乏的竞争者,在图书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不利地位。

 

2.市场开拓和经营能力不够强,必然遭遇“马太效应”

 

在市场竞争中广泛存在着“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中小型大学出版社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缺乏比较全面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品牌经营理念,因此在图书市场运作能力、基础建设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等方面很难与大社、强社相抗衡。随着大学出版社企业化的实现,图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同行间的竞争、潜在对手的竞争、读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以及分销商的议价能力,也相应地不断增强。对于大型供应商和书店来说,中小型出版社如果没有明显的特色,也就变得可有可无,只是添一些品种而已。基于此,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困难和冲击将有增无减。如对于部分用量大的基础课教材,个别有实力的大型出版社为了将自己的教材打入某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将这些学校已经订购回来的其他出版社的同类教材,通过给相关人员做工作,采取各式各样的手段将这些教材全部自己购买下来,再用自己出版的教材替换上去。此外,当前各省陆续都成立了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这些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以及教育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或多或少都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性政策,外版图书进入本地市场相对比较困难,特别是外版教材进入本地市场就更加困难。如北师大社的中小学教材配套完整、整体质量上佳,但在一些地区也遭遇了围堵,发行量每况愈下。各种不利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很难摆脱一些地方出版集团和大社、强社挤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将不断被推向边缘化。

 

3.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广泛存在“天花板效应”

 

表面上看,大学出版社背靠大学容易吸引人才,其实,出版社在学校属于非核心附属单位,长期以来,学校几乎没有给其相应的正式编制,出版社招聘的人才时常遭遇“天花板效应”。如聘任制员工的职称、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学校不管,出版社也无法解决。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虽然已经转制,但还基本承袭了事业化管理的僵化体制,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薪酬分配的平均主义依然比较严重,一些有才华的员工收入偏低、晋升无望。相形之下,不少人才外流也就不可避免,一些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几乎成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相当一部分青年编辑学习锻炼几年,在考取出版资格证之后,就开始寻找机会到大型出版社发展,现在部分中小型出版社甚至出现“出超”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公平的过度竞争和一些大型出版社对人才的掠夺和竞争。另外,当前大学出版社的社长还是由学校任命的,绝大多数是由其他部门调入,这就很难形成职业经理人引领出版社发展的局面。如从早期转制的出版社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在转制后由学校调任了新的社长。这些社长一般在学校还兼有教学或其他行政职务,对出版认识还有一个过程,一般至少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有的刚熟悉业务却被调走,这使出版社发展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4.缺乏和谐的企业文化,可能遭遇“破窗效应”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以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相当一部分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对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一些社领导总是认为出版社每年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就是企业文化了,还有的认为企业文化那是大出版社、大集团要考虑的事,自身规模小、员工少,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这就使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难以形成系统、完善的企业文化制度体系;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包括出版理念、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难以有效统一,进而使出版社缺乏良好经营理念和工作环境以及开放的沟通氛围;使员工对出版社的认同感也不够强,价值观念与出版社的经营理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错位,最终会引发企业文化的“破窗效应”,阻碍出版社发展。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