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素质教育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510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一流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调查

2020-03-10 10:46 来源:素质教育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摘要】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一流大学”应创新解读素质教育理论,把握素质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运用素质教育理论促进“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一流大学建设;素质教育理论;实践调查

一、“一流大学”素质教育理论调查

(一)“三全育人”教育理论调查

“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全员育人指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突出社会环境对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而全程育人则指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教育,具有连续性、成长性的特点,同时,全方位育人则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寓教于践,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育人”教育理论调查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当下,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各国发展的重要智力基础。“创新育人”教育理论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以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丰富其自身的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内容,与时俱进,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三)“综合育人”教育理论调查

综合育人强调学科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迁徙、相互影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世界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矛盾体,过于片面地强调单学科教学,易造成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割裂,造成知识的片面性、单调化、缺乏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有其内在的本质共性,人为地截取其中一部分并加以规定,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长久掌握,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文明发展的可能性。

二、“一流大学”素质教育实践调查

(一)创新教育实践调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坚持创新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此,我国各高校纷纷创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形成了以创新创业大赛为中心,以实践过程为线索,以社会企业为指导,以高校教育为主力,以国家政策为保障的有针对性的创新知识教育,让学生在比赛中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在竞赛答辩时反思,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德育教育实践调查

高校的德育教育集中体现为政治、品德、行为准则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德育教育是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以思想概论、国际形势等课程学习为主,辅之以讲座、知识课堂等活动,并开展素质扩展等团队游戏,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等。

(三)美育教育实践调查

目前,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教育形式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大学美育教育缺乏整体性研究,大量的人文选修课程最终导向无意义的功利性任务。大学美育教育并不是单一的个体,一流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营造,大学审美文化的整体建设,从学科的综合交叉角度进行大学美育教育的整体规划。

(四)通识教育实践调查

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一般分为语言课程、数学课程、文学与艺术课程、历史与文化课程、社会分析课程、道德思考课程六大方面,一流大学素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应重视通识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更广博的文化视野。

三、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一)助推“一流大学”人才全面发展

一流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远大抱负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持,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知识的阶级属性进一步削弱,人类文明所累积的信息都迎来了高融合时代,一流大学通过研究素质教育理论,丰富教育形式,扩展教育边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任务,助推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一流大学”素质教育水平

一流大学是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的的创新型大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模式。通过对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实践,重点突出创新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等,有助于提升一流大学的素质教育水平。

四、结论

在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建设原则下,“一流大学”应创新性解读素质教育理论,不断实践新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为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黄婷.统筹科学发挥综合育人功能[M],江西教育,2014.09.

[2]林建.对当前德育素质教育的透视及对策的思考[J],中国教育观,2009(01).

[3]王向峰.文艺美学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霍楷 罗雯 单位:东北大学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