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正文
经济发展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27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县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2020-06-01 10:35 来源:经济发展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摘要:县域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因此,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各县发展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会宁县县情出发,以“互联网+流通业”这一技术服务性产业为依托,结合新结构经济学:“县情—战略—战术”的分析方法,力争准确判断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正确选择其主导产业,推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其进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流通业”产业;产业结构;县域经济;新结构经济学

一、引言

(一)“互联网+”与“流通业”的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互联网+”成为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前沿,也是重要的集大成者,它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调配作用,互联网以其巨大威力,对国家经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因而近年来“互联网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这一课题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并催生出“互联网+”理念,强调实体经济中的各类企业需充分利用互联网而提高竞争力。甘肃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六次会议中强调,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增强持续发展后劲成为今后推动甘肃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商贸流通业是指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和流通于商贸流通贸易的产业,主要可分为商贸流通服务的部门和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部门。商贸流通业包括通信、邮政、物流、仓储、零售批发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取得长足进展,以至于全社会对流通业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和需求量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的商贸流通业迅猛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不断地推动着宏观经济在数量上的增长,结构的优化和总体水平的提高,其中数量上的增长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及其总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结构上的优化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趋向合理化逐渐出现以第三产业为主,一、二产业为辅,实现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一、二产业的繁荣,一、二产业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总体水平的提高是指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技术平和组织管理水平不断向高层次发展。

(二)“互联网+流通业”的研究现状

自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我国专家学者对“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就“互联网+流通业”而言,学术界有众多不相同的概念和定义,其中郭宇(2015)对“互联网+流通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总和阐述,提出了三种理解:第一、认为是将流通业的部分环节融入到互联网之中,第二、认为是流通业完全融入到互联网之中,第三、认为“互联网+流通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种商贸流通产业。本研究也赞同“互联网+流通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认为“互联网+流通业”不仅仅是一种商贸流通产业,而是一种集时效和空间于一体的技术服务型产业。

(三)“互联网+流通业”内涵及作用

“互联网+流通业”作为技术革命后出现的新型的生产力,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是“互联网+”和“商贸流通业”的简单融合,也不是摒弃各自属性而形成的新型产业,而是“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经济载体与“商贸流通业”这类实体经济的综合体,在我国当前复济杂的经环境中利用自身的属性,自发的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产业,以面向消费者为服务对象的商贸流通网络,为各类产业注入新的血液,推动各类产业的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进而达到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迈向高质量增长。“互联网+流通业”属于“弯道超车型”产业,主要对人力和资本的要求高、对良好的基础设施依赖性强、对政策的敏感系数高;但其作为典型的“弯道超车型”产业,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拉动当地消费、能够促进地区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也可以因地制宜的实现产业的集聚和发散;解决因时间和空间造成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其将会对地区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四)研究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通过研究会宁县县域发展状况,以“互联网+流通业”这种“弯道超车型”产业为依托,结合新结构经济学:“县情—战略—战术”的分析方法,力争准确判断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正确选择其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县城经济发展。

二、会宁县县域发展状况的研究

会宁县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素有“陇中苦脊甲天下”,但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兰白经济发展圈”等政策的带动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十九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会宁县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跨越式发展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并逐步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和论改革的战略目标。面对会宁县县域经济新的发展,本研究以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中的新结构方法进行分析,新结构经济学提出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围绕着:“县情—战略—战术”的脉络对地区的发展进行诊断和因势利导,为地区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发展规划,本研究运用新结构方法,以2017年会宁县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从发展阶段、区位特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方面对会宁县县域县情进行详细的诊断。从发展阶段来看,发展阶段是研究县域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县域的发展状态也是县域的众多禀赋因素的集中体现,研究县域发展阶段是对过去的总结,因此对县域发展阶段的诊断尤为重要。按照新结构的基本方法对会宁县GDP总量和人均GDP依照下表1的参考标准进行分析:2017年,会宁县人均地区生产值为1.09万元,占甘肃省人均生产的38.24%,占全国人均生产总值的18.4%,结合上表可知,会宁的人均地区生产占甘肃省的比重远远低于80%,因此会宁县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属于L。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来看,会宁县的发展水平,低于甘肃省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7年会宁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2.730亿元;从所处的战略规模来看,会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小于100亿元,属于小规模的战略类型,从经济的发展规模来看会宁县的经济发展规模在甘肃省与全国占得的比例都较低,由此可知会宁县属于(L,S)发展战略。通过对会宁县的发展状况分析可知:会宁县正处于(L,S)发展战略;虽然用比较乐观的眼光来看,会宁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种低水平的发展战略严重影响着会宁县县域经济的高质量的发展。从区位特征来看,县域的位置特征也是重要的禀赋资源,其对地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按新结构经济学中以县区所处的位置、与外临其他地方的联系、以及内部的空间结构,对会宁县的区位特征进行分析,会宁县北与靖远县接壤,南与通渭毗邻,西连定西市安定区、榆中县,东靠静宁县、西吉、海原县,距兰州市147.3公里、定西市62.3公里、平凉市180公里和白银市214.7公里。由此可以看出,会宁县距离发展潜力大、机遇多的大城市比较远,而临近和接壤的地方与会宁县发展水平相近,发展前景比较暗淡,这也会造成会宁县经济的逐步落后。从自然特征来看,自然资源禀赋对地区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因素,它对县域产业类型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会宁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其中耕地面积为226.06万亩、草地面积446.44万亩,分别占其国土面积的23.4%、46.22%。会宁县有桃花山、会师园、铁木山等多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接待游客374.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09亿元,增长22.7%。会宁县现有的耕地面积占比相对较小,其需要供养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并且在环境等不稳定因素的威胁下,耕地的压力大;会宁县的草地面积占比虽然大,但会宁县的生态比较脆弱,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此也制约着会宁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从物质资本的角度来看,物质资本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资源。首先,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7年会宁县第二产业投资178172万元,下降55.1%,其中工业投资178172万元,下降48.2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1915万元,下降41.36%,这说明了会宁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弱。其次,从金融资源状况来看,2017年会宁县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1005107万元,比上年末下降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62084万元,增长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金额778477万元,比上年增长4.9%,总体而言,会宁县金融机构存款大于贷款,其中的利用效率较低;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显现出疲软状态,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投资的大规模下降也反映出会宁县工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经济发展艰难;第三产业中投资的下降也反映出,企业的拉力乏力、消费活力不足、招商引资出现困境。因此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会宁县经济增长放缓。综上所述,会宁县属于(L,S)发展战略,面临着发展前景暗淡、农林业发展后劲不足、工业经济发展艰难困境。鉴于这种情况,本研究认为将“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引入会宁县,积极推动其在整个县域的发展,发挥其强大的发展和带动潜力,通过对来会宁各项经济机制的影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会宁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互联网+流通业”对会宁的影响机制

(一)“互联网+流通业”与第一产业之间的优化升级

“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协同第一产业,实现第一产业优化升级。会宁县生态脆弱,种植业、畜牧业等发展缓慢;实现“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在会宁县的发展,并使其与第一产业相互融通,将“互联网+流通业”产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流通网络密布和运输能力强大的优势发挥到会宁县传统的第一产业上。首先,转变会宁县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化发展,培育壮大绿色农业的种植,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绿色种植的附加值。其次,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利用“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发达的流通网络和便捷的信息传递,准确而及时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方式。最后,发挥“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强大的运输能力,将产品准时运送到目的地,达到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互联网+流通业”产业推动第二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互联网+流通业”产业拉动第二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在会宁县发展,其自身对软硬件基础设施的要求,会为当地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加之积极宣传和推广会宁县的政策和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东部支援西部和沿海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为会宁县引进东部企业和外企落户会宁,吸收第二产业投资,推动会宁县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工业经济的良性运行,逐步实现会宁县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的过渡,推动会宁县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流通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相互融通

实现“互联网+流通业”产业,在会宁县的本土化。利用其面向所有消费者服务的流通网抢占先机,将周边的相邻的县域也纳入该网络,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参与到该网络内的资源配置,促进本县域比较优势资源如教育等的产业化、规模化;也缩小与大城市间因距离造成的发展劣势,有利于会宁县抓住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会宁县县域经济发生质的变化。以“互联网+流通业”产业为主导,会宁县自然禀赋为辅,打造会宁县特色的支柱产业,利用会宁县革命老区的区位特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互联网+流通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和服务,提高县域接待旅客能力和服务水平。利用其便捷的流通网络,大力宣传会宁的红色旅游,提高知名度,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兴盛,推动会宁县的产业体系、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的平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会宁县56.41万人口全面小康。

四、总结

“互联网+流通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服务型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快速实现在会宁县的本土化。通过对会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影响,以其强大的发展动力,促进会宁县县域内的资源禀赋发挥其比较优势,不断的以“互联网+流通业”为主导产业,其他产业为辅助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整个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作者:吴大伟 杨军弟 秦继河 康海童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