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会计论文 > 会计核算论文 > 正文
会计核算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558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应用

2021-07-24 15:41 来源:会计核算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充分利用好谨慎性原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论文通过具体分析企业会计核算时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情况和对应情况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让企业会计核算时把握谨慎的平衡点,灵活应用,趋利避害,充分发挥谨慎性原则的优点,提供有效的经营风险信息,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用

1谨慎性原则的概述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原则需要我们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情形下,企业有多种程序方法时尽量选择对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小的方法进行处理,不高估资产、收益,不低估负债、费用。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会计核算中能进一步挤去资产、利润中的水分,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取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还能起到一定防范企业经济风险的作用,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分析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能让企业的会计信息保持真实性,对内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利用信息更好地发展,对外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以下具体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5个方面的应用以及在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2.1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应用分析

受市场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的资产会存在减值的风险。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等非货币性资产要求在年末时对资产减值的部分进行计提,减少当期损益,保证了资产信息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在多变环境中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谨慎性的原则。首先,以无形资产为例,在期末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并且在无形资产初始入账时,对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支出作了区分,研究阶段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如果无法区分研究开发阶段,则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入账价值的规定,不会使得企业高估无形资产并且少记费用,虚增利润。其次,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准确地计提坏账准备,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对应收账款的质量进行评估,从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应收账款的净额,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的情况,为相关报表使用者提供有效的财务报表信息,也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是:坏账准备的计提受企业的坏账准备政策影响,公司制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率偏低,则可能有潜在挂账之嫌,如果坏账计提比率过高,则可能存在人为增加费用以调节利润的意图。因此,应收账款的列报是否合理极大取决于企业制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率。如果企业不充分了解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那么计提比率的偏差则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准确计量。另外,由于存在不完善的市场价格机制体系,企业一般很难对可收回金额进行准确计量。在这种存在主观性判断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会利用这种不确定性从中获益,例如,当企业为了制造稳定持续的利润增长,在前期多计提减值,而在后期少计提减值,出现企业利润持续增长的假象,吸引投资者的资金,甚至影响企业股票市场。

2.2在存货方面的应用分析

存货是企业收益的直接基础或者直接来源,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大,其核算的准确性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具有较大影响,且由于存货的市场价格通常会频繁变动,所以准确核算存货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存货期末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种方法保障了企业不高估存货资产,不虚增利润,而且保证了投资人对企业存货跌价风险的正确评估,准确了解企业存货价值的真实性,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另一方面,存货的计价方法中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存货发出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收益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若期末存货的股价估价过低,那么今年的收益可能会因此减少,如果估价过高,利润也会因此虚增。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存货收发情况以及对存货市场价格的形势了解审慎的选取合适的计价方法,例如,当存货价格平稳时应选择加权平均,而当存货成本下降时,应选取先进先出法,这样才更能体现出实际经营情况。在实际中,由于物价变动的不可控因素,可变现净值的确认也同样很难精确计量。选取的不同计价方法也会对利润产生影响,有可能存在由于会计人员对企业发展方向、内外环境变化、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缺乏准确把握,而选择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资产和利润成果,或者故意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利润调节的问题。此外,企业往往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于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正如在选取存货的计价方法问题上,企业可以依托准则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但是,正是由于企业之间选择差异性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指标,口径不同使得企业之间的一些数据缺乏了横向的可比性。

2.3在或有事项方面的应用分析

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由于不确定因素导致的或有事项,尽管或有事项在当前并没有真实的发生,但是企业还是应当根据准则合理的披露并且判断其对企业的影响,以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具体涉及或有事项时,对于企业的或有资产一般不会进行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防止企业高估资产。但是对于企业的或有负债,如果此时该义务为企业的现时义务,履行后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并且能够可靠计量,那么应当确认这项预计负债。例如,对于企业的未决诉讼很可能败诉,且这项未决诉讼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并且判断其对企业的影响充分进行披露。这样可以让企业对未来的风险进行提前估计,增加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过度谨慎所导致的低估资产是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的一个问题。因为谨慎性原则由于自身趋于稳健的性质,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所以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会有低估资产的可能性,致使管理层无法准确利用资产信息预测企业未来情况,也无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发展。例如,上述涉及对未来或有资产的处理时,并没有进行确认,从而使得公司实际资产没有充分地披露出来,同样会给相关使用者评估时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个问题则是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可能存在的冲突,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根据当期真实发生的经营状况或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可靠,体现会计核算的客观性。但是,在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下,企业还应当对预期发生的费用进行预估,以提高企业防范不确定风险的能力。

2.4在收入方面的应用分析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对企业收入进行确认时,应当做到不高估资产和收入。会计准则中规定收入应是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但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准则中对收入确认的规定充分反映了谨慎性原则。例如,按照总价法确认收入时,不计算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只有在现金折扣真实发生时才进行扣除。另外,劳务收入的确认按照劳务完成情况进行收入确认,当无法确认完成程度时用实际发生的劳务成本比例确认收入,如果发生成本高于收回的收益时,则按照收益确认而不按照实际的劳务成本,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中不高估收入的要求。因为对收入谨慎确认的态度,会有对收入、资产过度低估的风险从而导致信息不够准确的问题,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

2.5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应用分析

固定资产是资产管理的重点,一方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是其对应的费用应该按照折旧年限进行分摊,抵减当期收入,不低估费用,体现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折旧方法也可以根据资产的不同而采用不同方法,也可以体现谨慎性原则。例如,如果资产预期在刚开始使用阶段带来的收益更多,并且前期的损耗和修缮费用较少,相对来说后期的老化加速,损耗和费用增加,采用加速折旧,使得前期多计提费用,符合资产带来的收益与费用配比的原则。从整个资产使用期来看,平摊了费用使得利润能更加符合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从这一点来说,加速折旧的方法更加符合企业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固定资产折旧可以由企业根据固定资产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体现谨慎性,但也面临由于采用折旧方法不同而导致企业之间的资产横向不好比较的问题,违背了可比性的原则。除此以外,不同的折旧方式会使利润偏高或者偏低,一些企业则会利用这种灵活性,使得资产价值与利润不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3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建议

谨慎性原则在具体应用时能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使得管理者能够未雨绸缪,有利于企业管理和发展,但因为会计估计本身存在不确定因素、与其他原则的冲突、存在被人利用而调节利润等有消极影响,如何解决运用时存在的主观性问题是合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核心。3.1完善会计准则和明确应用范围谨慎性原则只是一项总体原则,并没有具体会计准则条款去规范、明确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的范围并且给出具体指导,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主要的问题就是由于主观性过强,如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等具有较大估计性,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和存货发出方法的选择具有灵活性,无法准确估计,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完善会计准则对于这些估计的确认,例如,对“可变现净值”问题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增强约束性,降低操作上的主观随意性,防止利用这种主观臆断调节利润的企业有机可乘。此外,完善的会计准则条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当两项或多项原则之间发生冲突时,完善的准则制度让会计人员能够找到适用的前提,选择需要应用的原则,避免冲突。

3.2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约束

对内建立企业自己的审计监督机构部门,对企业涉及的会计估计部分进行审计,使得作出的会计估计在不同的会计人员中也能保持一致性。增加企业内部监管审查,能适当解决会计人员的主观偏向问题,避免由于某些员工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缺乏整体把握,导致会计计量方法等选择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真实状况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对外加强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于企业的监督,有利于保证债权人以及所有者等相关者的权利,使得企业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专门的监督机构应当对企业选择的会计计量方法进行评估,检查企业选择的方法是否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否符合企业资产实际情况。对于会计政策变更是否有合理的理由,是否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变更。外部审计可以加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例如,可以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基础进行披露,让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除此以外,独立的审查,降低了企业为了吸引投资,故意谨慎不足,虚增利润,或者为了偷税漏税减少利润,而过度谨慎的风险,增强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可信度。

3.3增强内部人员的信息沟通

内部人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和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利于各部门制定计划、实施策略、达成目标。具体来说,对于谨慎性原则的制定,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人员也应该与内部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及时传达相应的信息,避免会计人员对谨慎性的低估或者过度使用。

3.4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确保谨慎性原则适度的关键就在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需要会计人员利用自身综合能力对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合理估计,要求会计人员能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度”,不过分谨慎也不能谨慎不足。首先,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遵守职业道德操守,拥有力求事实、诚信为本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其次,企业还应该关注会计人员掌握会计基本知识的程度、学习新专业知识的能力、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了解等。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与变化性导致会计领域的不断拓展,随之而来也需要会计人员掌握新知识结合经验去解决问题。

3.5运用时结合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计划

运用谨慎性原则时结合企业的财务计划和战略目标能够更好地把握谨慎的适度性。通过分析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行业趋势,制定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和财务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谨慎性的实施,更能符合自身的情况。谨慎性原则运用时,不仅需要考虑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还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和财务计划,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计划有指向性地去寻找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平衡点,将谨慎性原则自身的缺点尽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与发展。

4结语

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的一项基本原则,企业在会计实务中运用时,会由于不确定因素遇到各种阻碍,给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造成困扰。因此,企业应在经济环境中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避免信息的失真,提高企业预警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未来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楚妤.谨慎性原则在企业核算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17):181-182.

【2】宋玲玲.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会计师,2020(20):8-9.

【3】韩圣福.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5):60-61.

【4】沈颖.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基于中国会计实践的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作者:杨凡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