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管理论文 > 会计审计 > 正文
会计审计( 共有论文资料 172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新形势下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之思考

2011-11-28 16:06 来源:会计审计 人参与在线咨询

摘  要: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是深化会计改革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任务,也是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探析,寻求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之道,力求在完善会计行为准则体系、深化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增强单位领导法制意识和会计人员素质、健全会计监控评价体系、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创新、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上搞好预防治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工作的良性循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新形势  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  成因  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不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经营与财务情况的需要,而且将严重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因而,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本文试就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单位内外部的因素,又有主客观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不少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政策法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会计理论滞后未能支撑其发展,法律法规体系不够规范科学,法律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致使执行起来依据不足。同时,会计制度下主观的确认和政策的选择为会计信息失真创造了条件。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权责发生制在对“现金流”和“物流”不是以企业实际流动为依据,而是依据一定的估计和主观判断得出结论。因此,企业有时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可以根据需要提前或推迟收入或损失,也可以为避税而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这种权责发生制使人为作用的会计信息失真变得不可避免。同时,会计核算原则的兼容性,即在收集会计数据的过程中,为了使信息与使用者的需要相关,往往缺乏可靠性的会计数据,必然为创造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机会和可能。会计政策选择,允许企业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的会计处理方法,而且由于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与其相配套的会计政策不能及时制订及颁布,势必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为发生人为操作会计政策现象,制造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操作空间。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相关主体的利益驱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目前我国尚处改革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程度不高,仍存在企业经营者的权责问题、政企分开问题。权责不明确,企业经营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受利益驱动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出现“厂长利润”或“经理利润”,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政企不分,使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经营者,一些政府部门经常干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的领导仍由政府干预,出现亏损企业“打肿脸充胖子”,盈利企业“锦上添花”,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怪现象。
    (三)长官意志和人的素质低下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因素。一是单位领导指导思想不正,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为谋取私利、小团体利益或粉饰领导政绩,企业主体有意干预会计主体,指使或强令会计人员处理不实业务,篡改会计数据,填制虚假会计报表,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正确的会计主体定位并不能起到保障作用。二是会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一方面,一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容易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如随意改变账户对应关系、乱用会计科目、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等,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难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多。
    (四)监控及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因素。一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由于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因而削弱了会计监督。同时,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使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支持,无法形成对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再监督机制,也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二是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较轻。这种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三是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不合理。长期以来,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侧重于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而不关心产生这种结果的程序或过程是否合理,从而促使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及违规交易等一系列失态运作,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五)会计人员雇佣隶属关系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体制因素。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毫无疑问,这种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两权”的分离、政企职责的分开,仍旧沿袭现行体制,继续让会计人员在同一事务中履行多种不同的职责,同时担任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置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