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教育论文 > 教育研究 > 正文
教育研究( 共有论文资料 173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学分析

2012-10-26 16:52 来源:教育研究 人参与在线咨询

本文作者:李涛 盛文斌 孙霞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讲师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20世纪80年代,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的“创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和美国创业型社会的形成。这种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创业教育一时成为社会时尚,并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潮流。在我国,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科技创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力开展研究生创业教育,探索基于创新的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范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创新与创业

对于创新的理解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创新概念,立足于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即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广义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对于创业的理解也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而言,创业是指创办新的企业,以牟取商业利益的活动。广义而言,创业指开创新的事业的活动,包括公司内部创业和创办新的企业。创新理论的奠基人、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指出:创新来源于创业,创新应该成为评判创业标准。近几年国内外很多文献研究表明创新和创业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增长,造福人类社会。而创业的价值就在于实现这种转化。通过创业实现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将创新的价值转化为具体、现实的社会财富。因此,二者从价值取向上来看,目标是一致的。

2.二者的功能作用是同效的。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指出:“无论是社会还是经济、公共服务机构、企业,都需要创新和创业精神。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够让社会、经济、产业、公共服务机构以及企业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不断地自我更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业可以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促进经济的极大增长。创新与创业的共同的功能作用是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活力,促进社会的自我更新。

3.二者的实现过程是契合的。创业通过创新拓宽商业视野、获取市场机遇、整合独特资源、推进企业成长。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关键,而创业可以推动新发明、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科技创新。因此,二者的实现过程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与创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相互契合的关系。因此,讨论创业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显著创新特点的研究生创业教育,须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确立技术创业导向,推进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

二、实施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是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的切入点,基于创新的技术创业教育是研究生创业教育实施的必然选择。实施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深层上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

1.建设创业型社会的需要。德鲁克曾预言:创业型社会的出现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创业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促使美国实现了由创业型经济向创业型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高新技术创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层次人才是高新技术创业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加强研究生的创业教育,做好创业前的创业素质、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的充分准备,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的熏陶和磨练,使研究生尽快成长为技术创业的先锋。

2.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使命。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及产业规模虽然较大,但质量和水平还不高,商品化率只有10%—25%左右,产业化率只有5%—7%左右。这一现象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直接的关系。据资料介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6%,而发达国家已达到50%。我国的5100多家科研院所每年可产生3万多项科研成果,能够转化的不到20%,而真正能够形成产业规模的还不到5%。而研究生在科研成果认识、理解及转化方面具有显然优势。因此,通过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提高研究生当前或今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或生产力的能力和意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的需要。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重学术轻专业、重理论轻应用、重创新轻创业”的弊端,导致很少有研究生能够将研究成果或研究领域内熟悉的成果转化为产品。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高等学校为社会输出敢于并善于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创建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包括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仁斯里尔理工学院等在内的美国13所大学创业教育的共性经验表明,实施理工创业教育是大学培养基于知识的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模式。因此,要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要培养大批从事基础研究和高等院校教学的学术型人才,还要培养大批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和加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需要。建立在解决就业问题基础之上的“全民创业”是创业教育的一种误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而高新技术创业不仅顺应了时展的潮流,而且创业成功的机率要远远高于一般层次的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显著。研究生作为科技、文化的一个精英阶层,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创造或发展新的产业或服务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研究人才加入,能够给本科生、专科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加强研究生技术创业教育,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是落实国家“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现实需要。

三、研究生技术创业的比较优势

1.政策优势。研究生技术创业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国家连续出台相关规定,鼓励研究生技术创业。例如,1998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教育部做出“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规定。另外,在国家鼓励创业政策的主导下,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园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创业,尤其高新技术创业。各高等学校也纷纷出台研究生创业的支持政策,例如鼓励发明创造成果转化政策、建立研究生企业优惠政策、提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金等,为研究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