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经济论文 > 财政税收 > 正文
财政税收( 共有论文资料 99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积极财政政策发展现状与方向

2012-05-23 17:06 来源:财政税收 人参与在线咨询

 

当前,人们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需要“淡出”,争论非常激烈。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如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利弊怎样?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是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一些思考。

 

一、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的背景及其成效

 

1998年,我国政府针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果断地启动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实施反周期操作,5年来,积极财政政策为我国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积极时政政策启动的背景

 

启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形势严峻。

 

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亚洲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势必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二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也由传统的供给型制约转变为市场需求型制约,扩大内需在国内达成了共识。

 

三是长期以来盲目重复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受到挑战。

 

(二)积极时政政策的内涵

 

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甚至经济姜缩时,政府在宏观调控时一般采取相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主要表现为税收的自动稳定性和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产生调控效果。由于我国税收体系不完善,财政支出还存在“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不可能建立自动稳定机制。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相机采取某些财政措施,以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

 

就我国当时的情况而言,已连续几次降息,但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必然选择。

 

因此,1998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与货币政策相配合,以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国债方面,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反周期调节;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专项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水平。二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包括适当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的收入水平,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减轻农民负担。三是调整部分税收政策,支持外贸出口。

 

(三)积极时政政策的成效

 

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5年,在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成效显著。

 

1、有效地扩大了投资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1998年以来,共发行建设国债4600亿元,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人项目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约7500亿元,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2、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这些年来,在国债资金的支持下,公路、铁路、民航建设迅速发展,交通运擂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对大江大河大湖进行了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提高了抗灾能力;对粮食仓储设施进行了建设改造,极大地缓解了粮食仓储长期紧张的矛盾。

 

3、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升级。国家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除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有一部分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高科技产业。85%以上的国俊技改项目已经开发建设,有的已经竣工投产;重点支持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加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加大了对重要河、湖的污染治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加大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

 

5、推动了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需要继续实施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对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淡出”,理由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两点:积极财政政策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继续发行国债会产生“财政危机”。

 

对此,笔者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一)继续实施积极对政政策,是否会产生“挤出效应”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政策.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投资减少,也就是说挤出了民间投资。但挤出效应并不是政府在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调节时一定会发生的,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是否会带来挤出效应?首先,我国民间存在着大t的闲置资金。所谓闲置资金是指那些没有进人生产和流通领域因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资金。它有两个重要的衡t指标,一是银行的过分储备,二是居民的定期存款。几年来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超过70%,存在较大的存贷差;居民储蓄年年递增,这又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现在有近9万亿元的闲置资金,每年3000亿元的借用是不会产生“挤出效应”的。

 

其次,增发国债不会引起利率上升。19%年以来,我国名义利率多次下调,实际利率却是上升的,这是由于物价水平下降导致的。由于我国尚未实行名义利率的市场化,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