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预警困境分析

2022-09-21 15:14:21 来源:写作指导

本文作者:蔡玉秋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本概念的界定

预警即对危机和危机状态的事先警告、提醒人的注意的意思[4]。预警思想来源于军事,19世纪末期被应用于宏观监测和调控,随着卫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随着系统科学、3S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和粮食短缺等问题的形势日趋严峻,科学预警思想和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生态预报、农业资源监测和粮食安全等问题。

环境预警(environmentalwarning)就是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退化、恶化进行监测并及时报警。它具有先觉性、预见性的预测和警示功能,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方向、结果、速度、等方面发挥警觉作用[5],对环境生态系统的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预警系统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现状进行预测分析并作出评价,用以确定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速度,以及发展变化的限度的时间等,按需要实时的给出变化和恶化的各种警戒信息及相应对策[6]。可见,环境预警就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预测和评价;强调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速度预测;应是在多种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多目标的动态预测和评价;需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危害性变化和恶化速度的警告。狭义的生态环境预警仅是指对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危害和危机的警报,而广义的预警则涵盖了生态环境安全的维护,即从发现警情,分析警兆,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采取正确的方法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7]。

我国生态环境预警现状

199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首次对生态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运用区域持续发展能力(承载力、稳定性、缓冲力、生产力和调控力)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综合指标,建立区域生态环境预警体系。1992年中国科学院陈治柬、陈国阶对相关的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建立了不良状态生态环境预警、恶化趋势生态环境预警和恶化速度生态环境预警的数学模式,同时给出了三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生态环境预警与环境影响评价[8];1996年北京大学的许学工运用生态交错理论,提出了“生态潜在指数(E)”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此运算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警;1999年陈国阶等对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生态环境预警相关的概念作了概述,对生态环境预警类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生态环境预警定量评价的数学表达式。2000年西安统计学院的李俊红等对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9],对我国的统计工作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西安统计学院的颜卫中对生态环境预警体系作了研究,更加丰富了生态环境预警的评价体系[4]。总体说来,虽然不断有一些成果问世,但是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理论,特别是对的研究固定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尚待开展。伴随地理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成基础信息以及环境风险预警模型,为构建由人机交互界面、决策支持层、专题应用层以及基础信息层组成的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实现环境风险快速分析模拟和智能决策支持指明发展方向,风险预警的速度、智能化和有效性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研发主要是由“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和国家“863”计划“网络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研究”项目等资助[10]。目前,大量有关环境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开发原则、框架的探讨与研究已由环境科研工作者开展,并且一些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发以及应用的成功案例也同时积累。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性质变化能够由“大连海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和“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方法探索的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形成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3];松花江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在ArcGIS平台上运用了WebGIS技术,实现了对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动态模拟、预警和决策支持;通过“重大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项目[11],大连市环境信息中心开发出预警软件,多种信息已能够及时提供给应急指挥者,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也已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开展大量研究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但是在研究和应用环境污染事件预警平台方面依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支撑硬件的设备和技术等方面无法应对污染事件进行预警的实际需求,从而针对污染事件的有效预警无法真正实现。一系列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已经寄托在“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上面,期望能够取得突破。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12],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已建立23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已建立440多种,以及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以建立数百种。

每年多种环境监测报告,2399个环境监测站已由环保系统建立,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已组成。以上数据表明,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网络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技术装备能力亟待提高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平台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构建环境预警保障体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三种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p#分页标题#e#

研究展望

从我国现在关于生态环境预警研究来看,在研究内容上,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预警的研究为主;在研究空间尺度上,大多以城市和以下区域为研究对象,同时根据城市发展或建设的需要,部分学者对开发区进行了专门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14];在研究区域上,研究热点区域一直为东部快速城市化地区和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近些年来,部分学者开始重视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既有对水环境等简单要素系统的专项预警研究,也有对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整体预警研究;从研究技术方法来讲,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物元法、状态-压力-响应法和RBF神经网络法等。此外,GIS系统设计也逐渐与动态土地生态预警结合起来[15]。加强生态环境预警的空间分析。迄今为止,数理统计作为大部分生态环境预警的主要分析手段,是借助一个若干指标和综合指标的集合来判断警情。这种基于数值的预警,空间分析的手段将会缺乏,空间上无法体现预测的警情,因此无法全面调控及引导社会经济活动。加强生态环境预警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机制的研究。研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任务,从当前研究成果来看,其中的机制尚未有统一的观点。

目前,环境研究工作者通过AHP等方法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预警,建立人类活动与其效应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打分的形式,但受到评分者的主观意识的影响[16]。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影响机制在生态环境预警中的研究,对于构建科学、准确的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动态预警研究。对生态系统的静态预警与评价是目前所进行生态环境研究的主要工作,而生态环境预警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愈来愈重视过程,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动态预警评价及管理取代静态的现状评价。对此,理论体系在国内已经形成,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更广层面(不同类型、层次生态系统)和更深层次(评价、预警、调控等)还有待研究。环境预警就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预测和评价;强调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速度预测;应是在多种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多目标的动态预测和评价;需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危害性变化和恶化速度的警告。总之,无论是环境规划、监测,还是环境预警,都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为环境保护和建设打下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