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论文资料 > 文化论文 > 宗教文化论文 > 正文
宗教文化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42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民族演化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2012-08-17 08:21 来源:宗教文化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在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众多民族角逐争衡的时期。这个时期流行的宗教文化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等,其中佛教文化为主导。当时新疆佛教文化变迁与民族演变极富特色,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一、该时期新疆佛教文化的特征

 

自佛教传入后,新疆各地许多王公贵族即皈依佛门,并为宣传佛教而摇旗呐喊,普通民众也纷纷选择佛教作为其精神寄托。这样,佛教在新疆各地的传播势如破竹,迅速取代了原先的原始宗教的主导地位,成为人们新的信仰中心、精神支柱和文化选择。“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家家门前皆起小塔,……塔后作佛堂,庄严妙好,……别作僧房,亦严丽整饰,非言可尽。”②“宗信佛法,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千余人”,③这样的佛教盛况在当时的新疆各绿洲城国十分普遍。

 

作为新疆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在古代新疆的传播有个地方化、民族化的过程。由于各地佛教传入时间和路径有异,所用经典有别,并且传入的佛教文化与当地原始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及其他宗教文化(祆教文化、摩尼教文化等)要发生冲突、调适、融合,因而当时新疆佛教文化有鲜明的各地方化和各民族性的特点,其文化结构是多元的。例如,当时为了更便捷地传播佛教,龟兹佛学大师佛图澄以观天象定吉凶、命龙王出水降雨、与天神交往等方式,借助于咒法神通之力,以广吸徒众。①佛图澄就把当地原始巫术融入了佛教,从而开创了中国佛教密宗的先声。②

 

这个时期新疆各地普遍流行“般遮于瑟”大会(又称五年大会、无遮大会)。“般遮于瑟”大会上以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和演绎佛教的理义,尤其用戏剧、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形式表现佛陀的种种圣迹,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这种形式在于阗、龟兹非常盛行。③公元4世纪末,中原僧人法显在于阗亲睹了大会上“行像”的重大场面。④而唐玄奘在游历龟兹时也看到了其壮观的场景:“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余尺……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物,奉持斋戒,受经听发,渴日忘疲……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以锦琦……动以千数,云集会所。”⑤

 

当时新疆各地都有规模宏大的译经活动。古代佛典主要译自汉文、各种印度和中亚语文(主要是梵文、粟特文)、古高昌文、突厥文等。涌现出了许多非常杰出的佛教翻译大师,如白延、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实叉难陀等。除佛经外,还有众多的佛教颂词、小说、剧本等。佛教文学的繁荣,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还对某些民族文字的创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佛教艺术是佛教观念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是佛教情感的艺术表现,是赋有艺术美外形的佛教精神。新疆佛教艺术是多文化成果的结晶,具有十分突出的混融性特征。佛教雕塑艺术是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本地文化的融合体;佛教绘画艺术闪烁着印度、希腊、中原、西亚及本地艺术灵感的火花;佛教石窟寺院建筑艺术也深受印度、中亚及中原风格的影响;佛教舞乐文化更是在充分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自成一体,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新疆佛教文化在广泛吸取印度、中亚、中原等地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其旺盛的创新精神,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新疆佛教文化,并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楼兰(鄯善)、高昌五个佛教文化中心。但是各地和各时期的佛教文化并不一致,体现了当时新疆佛教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

 

二、该时期新疆民族演变的特征

 

这个时期是新疆民族大迁徙运动的时期,活跃在新疆的古代民族除了原住民族外,还出现了释迦、鲜卑、柔然、高车、嵕哒、悦般、吐谷浑、铁勒、突厥、突骑施、葛逻禄、样蘑、黠戛斯、吐蕃、回鹘等部族或民族。不同部族或民族的居民进入新疆,使新疆的人种和民族成分更为复杂化了。随之在新疆一直发生着复杂的民族演变,一些原住民族及迁入民族由于融合其他民族或与其他民族组合而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体在形成之中,民族的分化也在进行之中。

 

这个时期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羌人的主导地位被塞人所取代了,羌人、塞人、月氏人内部及其之间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民族组合、同化和分化。天山以北及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各民族之间经历了一个铁勒化的过程。隋唐时期,突骑施人、葛逻禄人、样蘑人进入塔里木绿洲定居区,并开始强烈地影响着新疆的民族格局。回鹘西迁后,铁勒化转向了回鹘化,新疆全方位的民族演变在积极而剧烈的酝酿之中。

 

这个时期新疆民族演变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塔里木盆地羌人和塞人地位此消彼长。秦汉以前,羌人一度在塔里木盆地占主导地位,建立了很多“城郭之国”。然而随着更多的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中亚塞人东迁,以及北印度一些部族(如贵霜等)进入于阗,羌人逐渐在政治上以及人口上处于劣势。过定居生活或与塞人杂居的羌人、月氏人渐渐同化于塞人之中;而过游牧生活的羌人仍保持着其民族特性,不过其活动地域和活动能量已经日益缩减了。

 

其二,9世纪中期之前其他进入塔里木盆地的民族,并未能对此地的人种和民族形成大的冲击。5世纪中期,羌化的鲜卑遗族吐谷浑人进入新疆,鄯善和且末成为他们的领地,但他们主要和羌人杂居在一起,羌化特征更为明显。7世纪中期后,特别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吐蕃人进入新疆,一直到公元866年。吐蕃人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进入南疆地区的吐蕃部落,对于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南下绿洲其他游牧民族虽然以武力取得了一时的优势,但正如马克思所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以较高文明所征服”,①这些游牧民族几乎均被当地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所同化。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