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素质教育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510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

2019-06-12 08:50 来源:素质教育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高职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教育必须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和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其内容包括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职业素养教育和提升生活品味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

党的对“时代新人”提出了培养要求——时代新人要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这是进入新时代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需要。回顾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同一个梦想永续接力的奋斗过程。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梦,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靠的是教育。事实证明,只有培养一大批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高素质劳动者,社会才能有发展的强劲动力;才能引领大众坚定自信、提升素质,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

新时代对时代新人提出了基本要求:时代新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必须着力以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为基点,夯实综合素质基础,而培养时代新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指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价值观等因素在内的人的精神品质,表现为思想、习惯、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是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着重开展文史哲、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文修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帮助其完善人格,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这与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拟定、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相关文件精神

1998年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文化素质工作的重心应落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文件提出对大学生加强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其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10年,中央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强调职业教育必须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尤其是培养他们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要以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培养目标

由于高职教育要直接服务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其人才培养长期以来奉行“实用主义”,教育质量高不高只看就业。教育问题上的“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因而造成学校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育人工作。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教育,只要是教育,就意味着需要“育心育人”。否则,我们的教育又和培训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无法摆脱这种教育的困境,就很难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高职院校实践上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第二,培养学生规划职业和人生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技术水平。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高职学生特点和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

高职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薄弱、思维单一、适应性和自控能力差,缺乏发展后劲。目前,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学生层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人文知识的学习方面主动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很低,人文知识相对欠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严重不足。同时,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学校层面的问题:顶层设计仍显不足,专业课程建设比重大,通识教育课、素质教育公选课的设置不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学生不重视,部分院校甚至流于形式。校园文化建设欠缺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等等问题。

三、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总体定位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要以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为基础,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同时,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亮点,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增进个性,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和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和职业人。

(二)具体目标

第一,培养学生的个人境界和道德修养,帮助其树立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文明举止,培养一定的科学和艺术修养。第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第三,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具有自律精神、自我悦纳的能力、调解情绪能力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信息处理能力,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能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

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行为习惯养成

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运用规章制度和规范,尤其是要创新过程性考核机制和方法,约束和管理,严格执行。促进学生变强制养成为自觉养成,形成规范、正确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学风。高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应当包含职业习惯养成。高职院校倡导开展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要对接职业岗位,通过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教学,以及学生下企业一线实训、实习,教学与学习的标准、要求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流程和标准无缝对接,强化了职业习惯的培养和职业规范的习得。

(二)与其职业技能培养相关的文化素质教育——职业文化教育

1.职业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尊重、热爱未来职业,实现角色认同、价值认同。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职业人,在入职前培养他对职业社会价值的认同是必要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这个未来职业和自身有足够的认知和准确定位,以此为基础,通过实践增强对该职业的情感认同,继而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在未来职业中寻找到成就感、归属感。

2.职业道德教育

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责任和义务、职业纪律和作风。文化素质教育要旗帜鲜明,方向正确,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应体现“三全教育”的理念,因此,这不仅仅是思政课应该去研究、思考的问题,在重视技能培养的高职专业课教育方面,如何融入思政元素,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重要性,在如今的高职教育领域显得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因为,对于大多数未来在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的高职生而言,越是工作条件、环境艰苦,越是需要有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3.职业核心能力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教育可以充分发挥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智育功能,与社会需要和企业的具体要求对接,包括基本的数字运用与解决问题、沟通与合作、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等,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职生的实操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培养高职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实操能力是基础,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关键。

4.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自我认知,准确定位,指导学生理性择业;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其竞争力,以达到顺利就业和稳定就业。

5.提高生活品味的文化素质教育

有品质的生活需要形成思想端正、人格完善、心智健全、性情和善、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实施通识教育,传授哲学、美学、历史、文学、文化等基本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方法论,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处理问题,防止思维出现片面性、极端化。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认同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比如农耕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以及传承历史文化及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使命感。健全人格,懂得欣赏,还要引发学生对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关注。这是为了克服培养“单向度”的人,消解高职教育过度“功利化”倾向的有效策略。与本科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区别,这些知识应当保持在更为普及的层面,而且应当保持企业文化特色。其中美感教育——“美育”,是进行感情教育(陶冶)、提升高职生生活品味的重要教育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艺术鉴赏和训练,强化学生美感意识。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们具有健康的生活追求;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有审美的需要。对高职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应当包含感情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健康情感,提升对周边人和事物的关心和爱护的情感。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对人们感情的陶冶与疏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新时代高职文化的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思想道德和一定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的意识,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其次需要发展学生基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健全人格,这两个目标共同决定了高职学生通识教育,尤其是美育的内容;最后需要发展学生职业素养,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智育的内容;也决定了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内容。总之,高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通过学生的文化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明确其目标和内容,对加强和改善整个高职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10-28.

[2].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3-05-04.

[3]庞作霞.高职院校视角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180.

[4]中央文献研究室.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6.

[5]罗宗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光明日报,2018-03-13.

[6]俞步松.“做强高等职业教育”视野下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哲学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10(4):87-89.

作者:叶琛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