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日 8:00-22:30(免长途费):
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征稿授权 经营授权
当前位置:万博体育max官网成为娱乐者的首选之地期刊网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素质教育论文( 共有论文资料 510 篇 )
推荐期刊
热门杂志

应用型高校科学素质教育思考

2020-08-28 15:07 来源:素质教育论文 人参与在线咨询

内容摘要:当今时代,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用型高校推进科学素质教育需强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能力,创新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尤其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在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教育的概念

“科学素质”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于2006年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对“科学素质”进行了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里强调了科学素质教育是关涉“科学”的“素质”,包括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认为科学素质是指“掌握一定量的基本科学观点方面的词汇,能够理解报纸或者杂志中相互竞争的观点;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解;对科学和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1]米勒突出了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理解能力和方法、科学的影响等方面,反映了科学建设的基本目标。很显然,无论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是米勒的看法,都指向科学素质共有的几个维度: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与此相关,科学素质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品德,并将其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即把外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稳定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探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由此,科学素质教育强调了“科学”、“素质”等内容,即与“科学”有关的“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包括科学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精神教育等。

二.科学素质教育的功用

1.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

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也有意志和品质塑造。因为科学虽然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但不惟知识生产,还包括贯穿整个科学发展历程的价值、观念、信念、精神等,而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能力轻素质的现象。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培养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培养人探求未知领域和事物的基础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协调,使人具备科学意识和品质。对高校而言,科学素质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极大地吸引大学生洞悉科学本质的奥秘,探索物质世界的美,并感受美的愉悦,提高求知的自觉性。比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实习、综合训练、课外活动等环节,学生具备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自觉遵守各种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意识;完成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善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审美观;主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实践环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包括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两种维度,事实认识是以事实为根据探究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价值认识是基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作出判断。前一种离不开科学精神,后一种离不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旨在求真,回答世界“是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科学精神凸显了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价值。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的时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混杂一起,当时的学者头脑中自然问题、人的问题没有根本区别,后来二者出现了分离的状况。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二者应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关于科学与哲学、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关系,李政道博士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钱学森认为世界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走向一体化,不能再区别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显然,科学与人文的殊途同归终将是一种必然。因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个体心性的完善,科学并非单纯强调知识模式,或以科学知识为目标,最终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素质。在国外,也往往用与人文精神相密切的“科学素养教育”代替“科学素质教育”,由此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取转向一种价值观的拥有。所以,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推进科学素质教育的路径

教育发挥着引领性、驱动性的引擎作用。对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本职使命的高校而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准备,无疑需要强化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具体路径包括强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能力、创新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等。

1.强化科学认知

科学的本义是求知,即探究未知领域的知识。《辞海》(1999年版)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研究,以定理、公式、概念、术语、法则、观念等方式揭示其内在的运动变化规律。科学知识正是这种探究活动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发生发展和过程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情感、价值等精神世界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侧重于研究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研究客观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科学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掌握与知识有关的原理、概念、术语、定义、公式、观念,能解决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前沿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为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开设科学研究课程,举办科技展览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或者学术沙龙,实施科普教育,观看科教影片等,强化科学认知,丰富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藉此形成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2.提升科学能力

科学探究的是一个未知世界,是着眼于对纷繁芜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这种“自由的自觉的”特性,使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揭示奥秘,洞悉规律,以此确认人的创造性所在。黑格尔曾经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小男孩将石头抛入河水获得的惊奇感:“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或创造自己)。”[4]小男孩“惊奇的眼色”就在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能力,即自我创造的能力。由此推论,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科学探究的过程无疑也存在一种内驱力,正是靠着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人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创造工作。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和创造必备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在这方面,可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各类创新技能大赛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发个人潜能,使其自主获取新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

3.创新科学方法

科学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方法的创新。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采取的思路、技巧、方式、手段等,是保证科学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的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总结了自己成功的窍门: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千世界是无限的,二者主要靠科学方法的融合,唯有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使有限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无限的未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然而纵观20世纪科学发展的历程,方法本位让位于知识本位,知识比方法更重要的理念根深蒂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信奉知识最有价值。这使得科学教育回避了方法教育,往往就是知识的教育。就我国科学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科学知识和忽视科学方法的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知识,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事实上,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方式,更容易使人把握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实效性。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增加学生的科研动手机会,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科学的价值,理解科学的内涵。

4.培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5]科学精神是体现在科学家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是贯穿于科学活动的思想和灵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崇尚真理的精神、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勇于进取和奉献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等。这种精神状态旨在营造一个追求真理、自由竞争、合作包容的研究氛围,闪耀着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的光芒。由于科学精神主要通过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等体现出来,且科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品质、人格、精神的培育,避免偏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实施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科学普及课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训练大学生通过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新事物,同时増加科学实践教学比重。其次,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守信的科学精神。第三,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藩篱,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科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却往往失去了对科学的批判意识,使得人的存在价值渐渐消失,对人文的眷顾成为一种奢侈。如今,信仰缺失、商业欺诈、道德失衡以及对功名和利禄的追求使得科学技术像挣脱了缰绳奔跑的野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此,应秉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用人文精神引导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活动中管控伦理、道德行为带来的种种危机。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化、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艺术、美学、人文通识课被一再压缩,人文教育严重滞后。基于此,高校在强调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如多开设艺术类、美学类课程,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效对话和对接,铸就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淼,李传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4(z1).

[2]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

[3]蒋国忠编著.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3,255.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

[5]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D].上海:复旦大学,2006.6.

作者:蒋继华 单位: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在线咨询
推荐期刊阅读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