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

2022-09-21 16:28:40 来源:写作指导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文化的传播方式趋于丰富多元。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为群众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平台。声乐艺术在种类较多的音乐艺术体现方式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性,这种代表性和影响根植于音乐文化的源头——它来自于劳动人民之中,因此更能够扎根于群众中去,实现群众文化的反哺,笔者根据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的社会功能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增大社会群体内部的关系密度

首先,声乐艺术可以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中群体内部各主体的交互。社会群体是群众文化的实施载体,群体又由群体中所存在的诸个个体所组成,那么,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明确社会群体以及存在于这个群体内部的个体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就尤为重要。在群体心理学中,个体的认知存在一个心理疆界。这个疆界受个体心理区域、群体心理区域以及环境区域的影响,随着区域空间关系的不断变化和运动逐渐改组。其次,声乐艺术可以促进群体氛围的形成。群体心理学认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一部分,个体认知的发展受群体的氛围影响。在演唱一个声乐作品时,声乐艺术能够为群体提供一个共有的氛围环境——相同音乐的背景环境,在这个环境下,群体内部的个体受相同音乐、相同歌词的影响,易于形成群体意识。群体意识能够帮助人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控,比如:在同样的旋律和节奏下,能够通过相同的律动使人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增强个体在这个群体中的归属感。再次,将声乐艺术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工具,有利于加强活动中各主体间性关系的形成。在现象学美学代表人物杜夫海纳的论述中曾着重强调了艺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欣赏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这种针对审美感知和审美对象的理论着重强调了审美对象与欣赏者之间的主客体间性关系,将作品本身与表演过程和欣赏过程同等,形成了彼此密不可分的主体间性关系,进一步增进了社会群体内部的关系密度。因此,声乐艺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实现群体内部各主体交互和促进群体氛围形成的方式来增大社会群体内部的关系密度。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曾作出这样的论述:“游戏、游艺、运动和艺术的消遣,把人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他的功能,使人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不过,事实上,艺术和游戏的功能,实较此复杂得多,广阔得多。”群体内部的关系密度决定了群体的氛围和共有目标,对个体的变化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二、提高个体在群体中的自我认同

认同在社会历史概念中是对“我是谁”、“我在哪里”等对自我的反思性理解,这个概念包括社会群体和社会分工中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认同。在群体中,个体可以藉由群体的目标、氛围、机制等的一致性对自我产生认同。以我国为例,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环境差异较大,随着社会发展,人员的流动性增加,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或者沿海地区,文化的趋同性随着人员流动而降低,而通过声乐艺术则可以快速建立群体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区别于自我反思性理解,是基于个体特性之上而建立的群体认同,既是群体文化认同,又是个体基于群体目标下建立的自我认同,可以使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年龄的人产生相同的群体观念。在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工具,一方面作为文化符号和表象,昭示人文存在的既定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声乐艺术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个体特性和社会属性,将人们生产和创造过程意象化、艺术化,达到艺术审美的主客体平衡,进一步提高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自我价值认知和自我认同。声乐艺术较其他艺术手段更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手段在于,不同于其他艺术的语言隐喻作用——这种隐喻不同于其他艺术的隐晦和多样性(由于个体复杂背景影响而产生的主观多样性感受),受语言语义的递归性影响,声乐艺术可以通过演唱者的言语及表情反向作用于参与者的心理生活空间,以达到情感教化等社会功能。

三、实现优质文化在基层的提高与普及

声乐艺术的发展是在时展的基础之上的,是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体现,它不仅涵盖了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还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这其中涵盖的优质文化的提高与普及,关系到这个社会的未来走向与发展,因此,如何实现优质文化的提高与普及是一个策略性问题。如果把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比作为一个金字塔,那么群众文化则是最底层的基础,这个基础由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内核转化构成,它支撑了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大多数声乐作品都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基础,囊括多元文化内容,声乐艺术摆脱了主流文化的严肃和呆板,将优质文化的思想内核内化于声乐作品的创作当中,并通过轻松愉快的传递方式,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将优质文化在群体大众中进行普及。作为获取知识经验的途径,群众文化建设受空间、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群众文化这种“寓教于乐”的信息传递方式。也因为声乐艺术这种语义性与艺术性兼存的艺术形式,使得在传播优质文化时既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感知能力,又对群众文化的再创作、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使优质文化有了良好的递推渠道,使得群体在充满艺术性的氛围里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提升。这是群众文化建设中由微观到宏观的一个视角的变化,这也刚好吻合了艺术由量变产生质变的共性规律。如果说我们把每一个通过声乐艺术参与到群众艺术中来的个体都作为艺术作品展现本身的一部分,那么组织和表演的过程当中就实现了超出这个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这也就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优势与长足之处。

四、总结

作为文艺工作者,始终要把向大众传递优秀文化和传递文化自信作为工作的信条和标尺,在进行声乐艺术创作和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其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为群众文化的传播交流和个体的能力提升把握好方向,在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的同时,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用新的知识和视野,扩充声乐艺术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将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融合进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去,不断地扩大其影响范围,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手段、技术和形式,适应群体的各个层次,增加各层次的参与广度与深度,使群体在参与声乐艺术活动的同时实现自我提升和优质文化创新,为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有效地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林颖:《声乐艺术情感论的社会学视野》,《前沿》,2009年第1期,第187-189页。

[4]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5-69页。

[5]刘世虎、于仙:《从拓扑心理学角度浅谈音乐审美活动心理机制》,《人民音乐》,2019年第4期。

[6]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第105-107页。

[7]顾玲玲:《心随乐舞——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家教世界:创新阅读》,000(08X),第171-172页。

[8]金峥婷:《声乐演唱在群众文化辅导中的方法和作用》,《黄河之声》,2016年第8期,第117页。

作者:郎灿 单位:大连市文化馆